公司新闻

时时关注我们的最新动态

刘彤华教授,您一路走好

一代病理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刘彤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8年7月8日与世长辞,享年89岁。

刘彤华院士的仙逝是中国病理界的重大损失,而作为麦克奥迪医疗的首席顾问,刘彤华教授的仙逝让我们深感悲痛。

在此,深切悼念刘院士。

“金标准”的标准

“昔日江南无锡一才女,如今霜染两鬓名院士。显微镜为伍、放大镜做伴,窗外万事不纷扰,一心一意病理片。她以大智大勇向一个个惊涛骇浪发起质疑,她用火眼金睛将善恶自然分在两端。从事病理诊断研究50年来,她的意见成为全国病理诊断的金标准。”

这是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刘彤华教授2007年荣获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时的颁奖词,寥寥数字,却生动勾勒出她潜心病理学研究辛勤耕耘的一生。

刘彤华,195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从事病理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病理事业60余年,刘彤华教授始终坚持工作在病理一线,2011年,她获得了“中国病理事业终身成就奖”。

生病固然不幸,但如果其病理切片恰巧到了刘彤华教授手中,这位病人又是万幸的。

数十年中,经刘彤华教授之手阅过的片子、签发的报告达30万份之多,她却极少发生差错。因诊断正确率高,刘彤华教授深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信任,被誉为“金标准”的标准。

“她的表达总是简洁明了,但又蕴含着最多的信息。她注重细节,但又不拘泥于细节。”一位年轻的病理科医生说。

那盏常常亮到深夜的灯

20世纪50年代初,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奇缺,“高级师资训练班”应运而生。从小立志要做医生的刘彤华选择了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病理学。

而此时,远在北京的协和医学院病理系主任胡正详教授正在举办全国病理学“高级师资训练班”。即将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刘彤华,毫不犹豫地在志愿书上填上了北京协和医学院。

1952年,刘彤华从上海来到北京,跟随胡正详做病理学研究。胡正详说过的一句话——“研究科学的人要沉浸在科学里,里外渗透,不能分心”,让刘彤华铭记了一辈子,坚守了一辈子。

此后,每天早晨7点,刘彤华准时第一个来到医院,把浸蜡的标本包埋成蜡块,便于技术员上班后切片制片。白天,她还要处理大量的阅片及报告。遇上疑难病例,她晚上还要留下来反复查资料。科里的年轻人深受刘彤华的影响,全都夜以继日地工作,病理科的灯常常亮到深夜。

1994年,经过反复修正和钻研,由刘彤华教授主编的《诊断病理学》出版,被誉为是临床病理工作者的必备参考书和“武功秘籍”。

2010年,刘彤华院士曾经到访加拿大,访问了麦克奥迪的合作伙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肿瘤研究院(BCCA,她平易近人、严谨治学的态度,给美加华人病理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称刘彤华教授是他们的前辈和榜样。

不忘先人,前赴后继

21世纪,随着临床个性化医疗时代的到来,刘彤华教授看到了肿瘤生物靶向治疗上的前途,率先在国内提出了靶向治疗需要靶向诊断的理念。

2003年,由已经74岁高龄的刘彤华教授挂帅的国内第一个分子遗传病理实验室在协和建成,在肿瘤靶向治疗的基因检测和分析方面均居国内领先,吸引了多个国际知名药厂慕名前来,将其全球性肿瘤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放在协和医院。

协和医院关于靶向诊断的研究,就此迅速在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多种疾病领域铺开。这些尝试,不仅拓展了病理学的发展方向,提升了病理医生在疾病诊治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为发病率日趋增高的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刘彤华教授愿意将自己所学服务于更多患者,在由麦克奥迪医疗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国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上,她是首席病理专家,与其他逾200位病理专家,共同为中国数十万名患者提供服务。

近些年,在政府不断推动下,院士与企业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成为了科学技术研究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在麦克奥迪医疗平台基础上建立的“刘彤华院士工作站”,开展了《数字病理大数据检索和智能诊断系统》等项目研发,推动了病理诊断智能化发展。

有这样的先辈为榜样,我们只有沿着先辈的足迹,砥砺前行,为中国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您一路走好!